新京報快訊(記者許路陽) 今天,教育部官網公佈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署名文章《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透露,有些地區、高校在教材編寫和教學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偏重於西方法學理論、缺乏鑒別批判等問題。
  袁貴仁撰文表示,當前,我國已形成多層次高等法學教育體系,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法學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日臻完善,但同時也要看到,法學教育在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指導研究和闡釋方面,還有不少薄弱環節,“有些地方、高校在教材編寫和教學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偏重於西方法學理論、缺乏鑒別批判等問題。”
  在重點加強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建設方面,袁貴仁認為,深入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要求,一是要集中全國高水平專家學者,加強法學基礎理論研究,立足當代中國法治實踐,研究各項法律制度的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吸收借鑒各國優秀法律文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
  二是要精心編寫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力求全面準確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豐富實踐和本科學領域最新進展,並推動高校全面採用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將其列為高校法律類專業考核的重要內容,和學生必修的基本教材。
  三是要在國家司法考試中,將國家統編教材所概括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作為應知應會的必考內容。為認真落實《決定》關於“建設通曉國際法律規則、善於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涉外法治人才隊伍”的要求,袁貴仁表示,要積極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多樣化機制,完善與國外院校交流、雙學位聯合培養、國際組織實習等項目。
  袁貴仁透露,教育部將與法治工作部門密切聯繫,推動法治人才培養規劃和各類資源,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加強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培養單位的對口支援,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擴大法學教育優質資源共享,特別要重視和大力加強民族地區“雙語”法治人才培養,加大少數民族法治人才培養力度,著力解決好法學教育發展與法治人才培養地區不平衡問題。
(原標題:教育部:有些高校偏重西方法學理論 缺乏鑒別批判)
編輯:SN0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f61qfcgb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